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對涂料的需求不再停留于產品的質量上,服務的質量對涂料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提高服務質量對涂料行業的進步影響巨大三中全會開局年,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升級發展,必將為涂料行業帶來在環保高質功能突出的工業涂料應用領域巨大的市場空間。回目2013年國內,雖然做了1500億美元的生意,卻只賺了10億美元左右的利潤。相比來看,涂料行業目前極少有企業能收割服務的果實,主要原因一是服務這種商品本身難以成形和把握;二是認識上大家仍大多將服務視為成本,所以服務投入便被控制到了最低水平;三者行業一向習慣于專注產品研發與銷售上的創新,卻很少去注意服務領域的事;四者市場似乎也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讓我們的優秀企業將產品本身和服務可以分割獲利的時候。
但是,從企業發揮服務潛力提高利潤所需要經過的四個發展階段來看,其實當年的華潤涂料似乎已經基本具備了這樣的條件。涂料行業情況,發現一個奇妙的二八現象 大部分普通溶劑型涂料企業竭力維持所謂現有客戶群生意,典型如被并購前的華潤,從最先的針對產品使用者油木工的服務,到系統的專賣店服務,到系統的小區推廣服務,包括配套的噴涂應用服務,再到目前所謂最高境界的體驗式服務等等。
當年的華潤無愧于服務創新與領先企業,一直在堅持通過服務的突破來改變消費者對華潤涂料認知中的僅僅限于半成品或木器漆的品牌價值形象,抓住國人“要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與最終效果的結合”的心理需求,通過在品牌服務價值上的優勢構建,與競爭對手產生區隔,以重塑一個全新的華潤。
但畢竟“服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產品與品牌的功能與價值,只是從間接的角度促進了產品的銷售以及品牌價值的提升,再者服務因“易消逝、無法大量生產與無法存儲、不易切割分工以及感知受制于人”等特性,因此建立系統而標準的服務作業模式對一般的企業而言是特別困難的。因為做“亮”底牌,使得實際交易價趨底,加上銷售費用的擠壓,涂料凈利潤逐年下滑,也滋生了一些斗膽的涂企無奈做起“偷工減料”勾當,影響極壞,加之人們對環保健康的重視,這些企業中的大部逐漸有被消費終端摒棄的趨勢。強勢涂料企業巧妙籍助老百姓健康要求與國家環保壓力之大勢,利用產學研路徑。
服務對于每個行業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因素,涂料行業也不例外,企業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才能更好的立足于企業之林。